目前,国内连锁便利店主要有四类:日化店、大型超市迷你店、电子商务转型店和本土投资店。罗森、7-11等日本店;施乐、永辉等大型超迷你店优先;三只松鼠等电子商务转型店;凯德、便利蜂、美怡佳等国内本土便利店。中国本土便利店品牌有260多个,但品牌多且混杂。
区域发展不平衡,便利店区域发展差距较大。
一线城市中,除上海、深圳外,北京、广州的便利店发展水平仍远远落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。此外,中国城市之间的发展水平也存在巨大差距。南方沿海地区是便利店发展较好的地区,而西北、西南内陆地区则相对落后。
目前,我国便利店主要分布在长三角、珠三角、沿海发达省份和内陆省会城市。国外领先的便利店,如7-Eleven、FamilyMart和Lawson Rosen,主要分布在京津、长三角、珠三角和一些重点城市。国内便利店主要分布在各自的省区,如广东省的美易佳、四川省的红旗连锁等
但中国最大的便利店体系不是7-11,也不是北京、上海、广州和深圳。我是美宜佳,位于广东省东莞市。公开资料显示,东莞市美易佳便利店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美易佳)的门店数量比上海农工商业便利集团(含浩德、凯德)和7-11家(内地)多出近千家,是中国最大的便利店体系。该公司目前拥有9300家门店,去年增加了1700多家,成为中国最大的便利店体系。2016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,整体业务增长26%。
农村包围城市,京东推出百万便利店计划,国内便利店的市场渗透率其实并不高。按日本2336人/店的市场饱和程度计算,中国便利店的市场空间约为60万,而本市便利店的市场空间为34万,对应现有约8.3万家店,渗透率不到25%。
今年4月,京东CEO刘强东宣布,未来5年,京东将在全国开设100多万家便利店,其中一半在农村,这样每个村都有一家。
比如,传统夫妻店从传统经销商处进货成本高,渠道复杂。如果能在统一采购后拿到京东分配的货源,不仅保证了商品质量,而且消除了复杂的中间环节。
其次,作为中国电子商务巨头之一,它能提供的巨大库存实际上扩大了小型商店的虚拟库存。一般来说,夫妻店的SKU不会超过600个。考虑到自身资金和库存压力,小店一般不会超库存。然而,小商铺很难充分发挥其灵活的优势,也很难像品牌便利店那样更频繁地调整货架。不过,京东相当于为他们提供了可扩展的虚拟货架,提高了库存的深度。
目前,我国便利店业态存在诸多问题,但也呈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。
首先,我国便利店大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,区域格局明显。其次,我国便利店多而杂,没有规范的管理机制,导致经营成本和人工成本的增加。因此,便利店单店盈利的提升空间值得探讨。
如今,线上线下结合使得大量客流量回归线下,便利店的销售和盈利水平较往年有所提升。京东这次开始大举布局线下便利店,这对中国便利店市场也是利好。
根据中国连锁协会和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《2017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》,中国品牌便利店数量已近10万家,销售额1300亿元。
国内便利店的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巨大。临近疫情爆发前夕
据相关报道,便利店的渗透率也在逆势上升,从2015年的32%上升到2016年的38%。这些数字都给便利店行业的崛起带来了积极的信号。
事实上,对于人均GDP与便利店发展趋势的一般关系,业内人士有如下结论:
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7590美元,预计到2020年人均GDP将达到1万美元。这样,中国便利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。
此外,中国和日本的饮食习惯、生活节奏、城市规划和人口密度都相似。日本便利店和超市的市场份额约为54%:46%,而中国的市场份额约为8%:92%。这也预示着便利店将逐渐取代衰落的连锁超市。
传统线下零售业态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。在市场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,711建设便利店的方式并不一定适合本土便利店的发展。从盈利模式来看,商品毛利率随着竞争而下降,租金和人工成本长期上升,线下门店的运营效率也有明显的天花板,盈利水平缺乏提升空间。
至于便利店业务,过去40年是711时代。在未来的几十年里,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游戏方式。比如,在移动互联网的背景下,线上引流可以增加线下门店的客流量。利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便利店无人值守,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。